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的學生回信中寄語廣大青年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建功立業。這是總書記的殷殷期盼,也是時代的呼喚?! 扒嗄辍迸c“鄉村”兩個名詞組合,總能激發人們無限的想象。讓青年發展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是一個新時代宏大而具體的命題。 鄉村發展需要人才,尤其需要青年人才。當有知識、有技術、善經營的新時代青年與廣袤的鄉村土地相遇,創新創造的火花有可能就此點燃。今年“五一”假期,長沙縣開慧鎮一支平均年齡23歲的創業團隊,以新潮的創意為紅色故里增添青春氣息。假期首日,楊開慧紀念館登上長沙景區熱力榜第5位,當日累計接待量達12000人次。細心觀察可以發現,從創辦農家樂和精品民宿的“入門玩法”,到打造度假基地與文旅IP的“高端操作”,鄉村發展中處處浸潤著年輕人的智慧和汗水。
\r\n
\r\n

\r\n
\r\n
(長沙縣開慧鎮,平均年齡23歲的創業團隊在交流討論客戶的訂制計劃,為鄉村發展注入新活力。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郭立亮 攝)
\r\n
\r\n
鄉村是青年大展作為的沃土,是實現個人愿景的綠洲。近年來,越來越多青年把鄉村當作干事創業的舞臺,或在這里收獲生活體驗,或在這里實現人生理想。鄉村有“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閑適,也有“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辛勞。于是,有人帶著“豐滿的理想”而歸,也有人經歷“骨感的現實”后再次“離巢”,而勇敢且堅毅者,終將獲得豐厚的回報?! ≈鹗聵I而居,是年輕人的本能。產業發展不掛“空擋”,人才隊伍才不會留下“空心”。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山東菏澤曹縣人大代表王銀香的一份調研報告,引發業界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過去十年間,僅曹縣大集鎮常住人口就增長了近萬人,常住人口的平均年齡降低了3歲。曹縣人口年齡的“逆生長”,離不開產業發展的“吸附力”。在湖南,鄉村文旅發展蹚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路子。加大農村三次產業優化重組、整合集成力度,推動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產業范圍不斷拓展,“強強聯合”的產業集群,必將成為年輕人“心向往之”的目的地。
\r\n
\r\n

\r\n
\r\n
(漢壽縣滄港鎮菱湖村,回鄉創業的胡琳萍進行抖音直播帶貨銷售梨膏糖,帶動當地村民就業增收。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郭立亮 攝)
\r\n
\r\n
青年者,人生之華也。今年“五四”青年節前夕,34歲的余小龍榮獲第27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他在家鄉建設美麗鄉村百合小鎮,從種百合到育景點,將龍山百合做成了“金字招牌”。扎根泥土、奮躍而上,奮斗的姿態,將勾勒出絢麗的人生底色;青春的足跡,將建構成鄉村最美的風景。
------------------------------------------------------------------------------------------------------------------------------------------------------------------------------------------------------
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版權與免費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湖南省益陽市廣播電視臺"、"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益陽電視新聞網"的所有作品(如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益陽廣播電視在線,任何媒體、網站或 未經本網書面協議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
②本網書面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益陽廣播電視在線",違者追究責任
③本網轉帖的文章均轉載自國家的正規網站,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跟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④如本網轉載稿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及時和我們聯系。新聞糾錯:80085816@qq.com
------------------------------------------------------------------------------------------------------------------------------------------------------------------------------------------------------